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列表

今日讯!【新华解读】6月LPR报价如期下调10BP 有助于加强逆周期调节

来源:新华财经    时间:2023-06-20 11:53:25

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,2023年6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为:1年期LPR为3.55%,5年期以上LPR为4.2%,均下调10个基点。6月LPR报价改变去年8月以来的平稳状态,再次实现下调。

业内普遍认为,当前经济修复的内生动力还不强、有效需求仍不足,LPR报价下调有助于加强逆周期调节,稳增长、降成本和提信心。同时,伴随存量贷款滚动重定价,贷款利率回落中小银行平均贷款利率反应更大。

LPR下调10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


(资料图片)

当前,我国已搭建出由政策利率→市场基准利率→市场利率传导的利率体系。作为LPR的定价基准,自本月15日MLF利率下调10个基点之后,市场对本次LPR的调降已基本形成共识。

回溯历史可以发现,自2019年8月LPR改革以来,LPR报价=MLF利率+加点,MLF“降息”与LPR下调间呈现了“百分之百”的联动,虽然调整幅度或存差异,但截至目前的6次MLF“降息”之后,均伴有月内LPR同向调整。

同时,银行存款利率的普遍下调也为市场预期提供了“信心”。6月8日起,六家国有大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,随后多家股份行于12日起跟随调整,调降后的部分存款产品利率普遍低于3%,目前还有多家城农商行及村镇银行也已参与其中。

这也是继去年9月之后,银行存款利率的又一次集体调降。此外,银行协定存款、通知存款等高成本的“类活期”存款自律上限也于5月中旬迎来下调,四大行执行基准利率加10个基点,其他金融机构执行基准利率加20个基点。

据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测算,存款挂牌利率下调、“类活期”特定存款管控、以及政策利率降息三次操作完全落地后,累计或改善国股行负债成本超10BP,为LPR调降提供了空间。

而从降幅来看,本次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同步下调10BP,二者间利差稳定在65个基点不变。

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,信贷利率直接与LPR挂钩,LPR下调将引导信贷利率下降,有助于进一步提振实体经济资金需求,更好支持企业融资,助力稳增长,推动经济持续恢复。

而针对此次LPR两期限品种同步下调,梁斯认为,由于居民住房抵押贷款直接与5年期以上LPR挂钩,这有助于降低居民购房利息支出,继而对房地产市场带来一定的提振作用。

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,在6月政策利率降息、存款挂牌利率下调以及“类活期”存款管控等操作落地下,银行负债成本有所改善,LPR迎来一定调降空间。当前经济修复的内生动力还不强、有效需求仍不足,LPR报价下调有助于加强逆周期调节,稳增长、降成本和提信心。在全力支持实体经济之际,后续或有更多“稳增长”政策推出,以促进需求进一步修复。

贷款利率回落中小银行平均贷款利率反应更大

温彬分析,本次LPR报价下调将基本消耗前期存款利率下调、降息等带来的负债成本改善空间,伴随存量贷款滚动重定价,银行净息差压力或将再度加大,承压状态难改。

据温彬统计,受去年LPR调降(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累计下调15BP和35BP)和年初重定价等因素影响,2023年一季度末,商业银行净息差已快速收窄至1.74%的历史低位,较去年底继续大幅下行17BP。其中,国有行、股份行、城商行、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1.69%、1.83%、1.63%和1.85%,较去年底分别下行21BP、16BP、4BP、25BP。

国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表示,信贷市场的供需才是定价的关键,LPR也是定价的结果。这几年信贷需求不强,贷款市场的竞争在加剧(中小银行面临竞争更大),从而导致到期贷款重新发放时,LPR和加点两者一齐下降。

“在利率下行周期中,利率回落最快的贷款,是到期新放的(受供需影响,回落大于LPR),然后是没到期且早重定价的(受LPR下降影响),最后是没到期且晚重定价的(受LPR下降影响)。”王剑分析,因此,判断银行今年年内平均贷款利率的回落,主要看年内到期、不到期的比例;不到期的贷款中,重定价的早晚到期贷款新放后定价回落的幅度(新发利率与去年平均利率相比)。

王剑表示,一般来说,大行贷款期限长,到期的占比少。并且,大行以前放的贷款就是相对优质的企业,利率本身就低,因此即使到期重放后,回落的幅度也小。因此,大行的平均利率的下滑速度,可能和LPR下滑差不多,LPR下降是大行贷款收益收缩的主因。但是小行情况不太一样,小行投放中小微贷款多,期限短,因此每年收回重贷的多,重定价就快。如果遇到供需变化,比如信贷需求走弱,那么这些客户原先的利率较高,新放后利率回落就会很明显。这就是一些主做中小微信贷的银行在前几年的情况,LPR下降不是他们贷款收益收缩的惟一原因,另一重要原因是贷款竞争。

温彬分析,净息差承压背景下,负债端成本管控措施有望继续出台。银行机构有望继续通过压降定期存款点差、管控高成本的长期限定期存款续作规模、设定类活期存款阈值、规范同业存款和结构性存款等方式来继续降低存款利率,为让利实体经济创造更多空间。

(文章来源:新华财经)

X 关闭

Copyright www.caikuang.wallstreetnews.com.cn 版权所有
网站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
邮箱:2 913 236 @qq.com